亚洲91视频,国产91网,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,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,亚洲日本久久,国产精品久久久99,亚洲欧美一区二

環(huán)球在線 >中文環(huán)球周刊>全球華商
非洲大陸上的“保定村”

[ 2007-04-06 16:09 ]

 

中國日報網環(huán)球在線消息:半個世紀以來,非洲人在中國的境況不斷變遷,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地踏上這塊神奇的土地,為自身和當地人帶來新的生活氣息,也留下數不清的動人故事。據新華社報道,自1999年開始,保定市農民開始自發(fā)組織去非洲種地,7年來,在非洲從事種植、商貿等職業(yè)的保定農民已達到7000多人,并在非洲17個國家建立了28個“保定村”。

  中式牌樓立在非洲

在非洲加納的一條高速公路旁,有一個富有中國特色的牌樓,牌樓的兩根柱子上刻著一副對聯(lián):“背靠祖國,植根非洲,追趕世界;文化先行,義利兼顧,互利雙贏!庇弥、英、法文字寫就的三個大字“保定村”就在牌樓中間,這里就是當地“保定村”的一個招牌。

如今,你也許想不到“保定村”這一名稱是一群保定農民的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。

1998年,時任保定市外貿局局長的劉建軍到贊比亞考察時聽到這樣一個消息:在贊比西河北岸的草原旁邊有一個村子,住著100多名保定人。上世紀90年代,中國曾援助贊比亞修建水壩,參與施工的有來自定州呂家莊村的100多名農民。

  第一個“保定村”建立

水壩修了兩年多,到結束時這群農民卻不愿意離開了,原因是他們已經適應了這里的環(huán)境,打算留在當地種地或是搞加工。

劉建軍告訴記者:“當時他們的護照都過期了,只是他們住的地方比較偏遠,自己種菜、養(yǎng)雞、蓋了一排房子,平時也不和當地人發(fā)生沖突,當地也沒有人驅趕他們!

“非洲當時是‘富人吃菜,窮人吃肉’,保定人在當地種植的蔬菜深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歡,他們將蔬菜運送到市場上去賣。他們的生活要比在國內好,很多人就想把自己的親人一并帶來!眲⒔ㄜ娬f。

為了讓保定人更好地在非洲生活,劉建軍回國為他們辦理了護照,并將他們的家屬也帶到了非洲,在當地成立了第一個“保定村”。其中去的還有兩個老師,于是這個村里還有了學校,不少非洲的孩子也加入進來。

  當地西紅柿1公斤40元

后來,這里的保定人越來越多,人數最多時達到380多人。村里人種水稻、種菜、種花,由于當地氣候適宜,水稻可以一年收獲三季。鮮花可以銷往歐洲,種的白菜在當地可以賣到一公斤16元人民幣左右,一棵蔥也可以賣到人民幣1元的價格。

現年48歲的保定農民彭義軍,2000年剛到肯尼亞的時候,租賃荒地種植黃瓜、西紅柿和豆角等。“肥沃的土壤加上適宜的氣候,蔬菜長得很好,而且根本不用施肥噴農藥。”彭義軍說,“西紅柿價格約40元人民幣一公斤,黃瓜和白菜16元一公斤!

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,彭義軍開始聘用越來越多的當地人,他把自己掌握的所有蔬菜種植技術全部傳授給他們。

  海外有48個“保定村”

到了2003年,彭義軍轉了行,他把親戚在保定的蠟燭廠及一些技術、管理人員也帶了過去,如今他的蠟燭廠年產蠟燭七八百噸,占肯尼亞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一半。

“在非洲這些年不光掙了錢,而且還學會了用法語、英語和當地人交流。”彭義軍說,“我已經融入了非洲人的生活,與當地人相處得很融洽!

在上萬海外保定人眼中,劉建軍是他們的“劉局長”,在當地非洲人心里,劉建軍被6個部落聯(lián)合加冕為“大酋長”。從1998年任保定市外貿局局長到現在,他先后在全球五大洲、38個國家建立了48個“保定村”,7年來,已經有上萬名保定人轉變成“世界公民”。

  最小的“保定村”40多人

“保定村”的模式與眾不同的是,企業(yè)對土地有使用權,每建立一個“保定村”,他都先要和當地政府簽訂土地使用合同和有關貿易的框架協(xié)議。其次,再由中國企業(yè)與當地政府簽訂更加詳細的協(xié)議,最后由我國大使館和當地政府備案。

劉建軍說,也就是以中國農村的模式,按照“政府引導、企業(yè)運作、產業(yè)拉動、避強就弱”的方針,在國外投資落戶。

每個村子規(guī)模不等,人數多的400人,少的只有40來人,每個村都有經過民主選舉的村支書和村主任,負責和當地政府簽訂項目,組織和協(xié)調村民的工作,解決糾紛以及為村民統(tǒng)一購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品。

  “保定模式”可否拷貝

劉建軍說,“保定村”在海外能夠站住腳跟,是因為他們選取的目標比較適合保定農民的實際。

這些“保定村”所在的國家都屬于貧窮落后的國家,市場機制不健全,但現在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這些窮國也都有發(fā)展經濟的迫切愿望。因此對招商引資的熱情都很高,因此中國的農民到當地后,不僅給這些國家?guī)チ酥袊霓r副產品和輕工業(yè)產品,而且還把中國的種植技術和工藝傳授給了當地人,在當地很受歡迎。

現任中非商會保定直屬分會投資與貿易專業(yè)委員會會長的Charles Curtis,說,中國是一個農業(yè)大國,有著幾千年的耕種技術,中國農民帶去的設備和技術在那里顯得很先進,這使當地由原來的單純靠天吃飯,逐漸有了系統(tǒng)的種植技術,并開始發(fā)展基礎加工業(yè)。

Charles Curtis說:“非洲國家和地方政府歡迎‘保定村’,是因為它吸納了大量當地勞動力就業(yè),為當地創(chuàng)造了很多財富,增加了居民收入,改善了他們的生活。”

全國工商聯(lián)副主席、中非民間商會副會長謝伯陽說,非洲國家頻頻向我國傳遞信號,希望我國加大對非洲的投資力度,其中非洲20多個農業(yè)示范園被命名為“保定村”,用河北省保定市的模式來運作農業(yè)項目。

劉建軍說:“這是一種很靈活的模式,無論是‘保定村’還是叫做XX村,都只是一種稱號而已,在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、就業(yè)壓力增大的今天,如何通過創(chuàng)業(yè)解決就業(yè)問題、改變老百姓涌入大城市的潮流,‘保定村’無疑給各地政府提供了一種方法。‘保定模式’能不能在全國范圍內拷貝很值得探索!

(來源:《河北青年報》)